栏目导航
聚焦低段教学 研修促进成长——常州市徐志强优秀教师城乡牵手第十四次活动
发布时间:2024-05-30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郭文洁

五月初夏,微中带着丝丝凉意。5月30日,常州市徐志强优秀教师城乡牵手第十次活动如约而至。本次活动围绕何老师、毛婳晶老师执教一年级的两节课展开,教师发展中心羌校长也全程参与了次活动,进行了评课和研讨。

婳晶老师执教一年级《咕咚》教学中,毛老师通过游戏热身,如模仿声音的象声词,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,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点。在习字的过程中,教师运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,如用熟字比较、联系上下文等,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。通过说话练习,激励学生运用不同样类的词语到句子中,使学生领悟到学习语言、运用语言的乐趣,加强了学生的成就感,并通过实物实验和图文结合的方式,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此外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,通过多次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,如通过小兔、小猴、狐狸、大象、野牛等角色的行为讨论,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。

何云老师执教一年级棉花姑娘何老师的课堂联系生活,突出任务群的实践性。在导读的部分,根据儿童形象化思维的特点,紧扣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,抓住故事里的主人公棉花姑娘,通过猜谜语、看图片、打招呼的方式,将识字、写字、口语交际有机融为一体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在学习生字时,能结合生活场景,让学生发现规律,形成语感,从而主动积累,准确运用语言文字。她还注意方法整合,注重将识字与学生的阅读体验相联系,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,实现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。

最后,徐志强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能够目标明确,指向鲜明,利用教材展开真教学;情境创设,图文结合,能够根据儿童形象化思维的特点,紧扣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,抓住故事里的主要人物、情节;自主识字、扎实灵动,课堂的最后借助儿歌将本课生字和文本内容巧妙结合起来,注重生字的复现和语言的积累;字法迁移,前后衔接,注重识字与阅读过程适切融合,使学生有情、有趣、有法地学习。

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众人同行方能致远。九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将满怀学习的热情,满怀对教育的激情,继续在“研”与“学”中携手前进

(图文:郭文洁 审核:陈莉)


附件
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